文章目录
梯级与踏板的检查、调整与更换
准备工作
- 确认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已无乘客
- 确认自动扶梯或自动ppp人行道为停止状态;在上下两端出入口放置专用的防护栏
操作
- 打开下部楼层板,将其放置在防护栏内或安全区域
- 按下机房内停止开关,维修人员进入下部机房;
- 连接检修操作盒,打开停止开关,验证检修盒上的各开关盒和按钮的有效性;
- 确认无误后,取出下部梯级防护罩,用检修盒点动运行
检查/调整和更换
- 检查梯级或踏板的齿槽是否有异物,如有立即清理
- 检查梯级或踏板的警示条及边框是否有缺损,如有立即更换
- 检查梯级或踏板的本体是否有断翅现象或整体变形现象,如有立即更换;
梯级更换:
将该梯级用检修盒运行到指定位置,松开夹紧环的螺栓,从梯级支架开口处取出梯级轴套,梯级付轮沿转向壁开口处取出旧梯级,将新梯级付轮沿转向壁开口处放入,梯级轴套装入梯级支架开口处,调整到正确位置后,靠紧夹紧环并锁紧螺栓。 - 检查梯级或踏板的导向装置的磨损是否超过生产厂家的标准,如有立即更换
- 检查梯级轴套与梯级支架的连接是否可靠、润滑是否到位,夹紧环与梯级轴套间隙是否到位、螺栓是否紧固,如有立即调整、润滑、紧固;
- 下机房内检查确认无误后,检查工作区段内的梯级:
- 侧向位移任何一侧不应大于4mm,在两侧测得的总和不大于7mm;
- 垂直位移仍和臆测不应大于4mm;
- 踏板面测得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
完成工作
- 检查、调整、更换完成后,用检修盒进行试运行,确认梯级运行无干涉、无异响;
- 安装梯级防护罩;
- 取下检修盒,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盖好楼层板后,用钥匙启动上行和下行,确认能够运行正常后,取走上下出入口护栏,恢复正常运行。
梯级与围裙板、梯级与梳齿板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
使用工具塞尺间隙测量
-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的两侧,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在两侧对称位置处测得的间隙总和不应大于7mm;
- 如果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位于踏板之上,则踏板与围裙板下端间所测得的垂直间隙不应大于4mm。踏板的横向摆动不应在踏板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
梯级与梳齿板之间的间隙
使用专用塞尺或钢塞尺进行测量
- 梳齿板梳齿应当完好,不得缺损;
- 梳齿板的梳齿与梯级或踏板踏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小于4mm;
- 梯级或踏板踏面与梳齿板的梳齿间隙不应大于4mm。
防夹装置的检查与更换
- 防夹装置由刚性和柔性部件组成(例如:毛刷、橡胶型材);
- 从围裙板垂直表面起的凸出量应最小为33mm,最大为50mm;
- 在刚性部件突出区域施加900N的力,该力垂直于刚性部件连接线并均匀作用在一块6cm²的矩形面积上,不应产生脱离和永久变形;
- 刚性部件应有18mm~25mm的水平突出,并具有符合规定的强度;柔性部件的水平突出应为最小15mm,最大30mm;
- 在倾斜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应在25mm~30mm之间;
- 在过渡区段和水平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表面最高位置的距离应在25mm和55mm之间;
- 刚性部件的下表面应于围裙板形成向上不小于25°的倾斜角,其上表面应于围裙板形成向下不小于25°倾斜角;
- 围裙板防夹装置编译应倒圆角。紧固件和连接件不应突出至运行区域;
- 围裙板防夹装置的末端部分应逐渐缩小并与围裙板相连。围裙板防夹装置的端点应位于梳齿板与踏面相交线前(梯级侧)不小于50mm,最大150mm的位置。
梳齿板的检查、调整和更换
- 梳齿板梳齿应当完好,不得缺损;
- 梳齿板的梳齿应当与梯级或踏板的齿槽相啮合,在梳齿板踏面位置测量梳齿的宽度不应小于2.5mm;
- 当有异物卡入,并且梳齿与梯级或者踏板不能正常啮合,导致梳齿板与梯级或踏板发生碰撞时,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当自动停止运行;
- 拆下中间部位的梳齿板,用工具使梳齿板向后或者向上移动(或前后、上下),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动作,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能否启动。
扶手带入口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
- 扶手转向端的扶手带入口处(4处)扶手带与入口处橡胶保护体的间隙应保持均匀:
- 扶手转向端的扶手带入口处应当设置手指和手的保护装置,确认保护装置的开关完好、位置正确,并检查开关与挡板间隙不大于1mm;
- 当手指、手或其它异物被夹入时,该装置动作时,驱动主机应当不能启动或者立即停止。
调整
-
扶手带负责供梯级上乘客作扶手使用。扶手系统由扶手带、扶手带驱动装置、护壁板、扶手支架及导轨、扶手带张紧装置、围裙板、内盖板、内外盖板组成。一台自动扶梯有构成闭合环路的两条扶手带,它与梯级同步运行(速度差在0~+2%以内)
-
扶手带有多种材料组成,主要由天然(或合成)橡胶、棉织物、(帘子布)与钢丝或钢带等,一般宽度在70~100mm之间。扶手带的标准颜色为黑色,可根据客户要求,按照扶手带色卡提供多种颜色的扶手带(多为合成橡胶)。扶手带的质量,诸如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等,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技术要求和规范。
-
扶手带的运行速度对于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误差为0·+2%。扶手带的截面及其导轨在运行时不能挤夹手指或手。
-
扶手带设有断带和出入口安全保护装置。
梯级下陷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
- 当梯级或者踏板的任何部分下陷导致不再与梳齿啮合时,应当有安全装置使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
- 该装置应当设置在每个转向圆弧段之前,并且在梳齿相交线之前有足够距离的位置,以保证下陷的梯级或者踏板不能到达梳齿相交线;(根据安全装置与梳齿相交线的距离是否大于工作制动器的最大制停距离来判定)
梯级缺失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
- 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应当能过装设在驱动站和转向站的装置检测梯级或者踏板的缺失,并且应当在缺口(由梯级或者踏板缺失而导致的)从梳齿板位置出现之前停止;(根据缺口到达梳齿板位置之前,设备是否停上运行来判定,具体与工作制动器的最大制停距离有关)
自动扶梯的制停距离 | |
---|---|
名义速度 V(m/s) | 制停距离范围(m) |
0.50 | 0.20~1.00 |
0.65 | 0.30~1.30 |
0.75 | 0.40~1.50 |
*不包括端点数值 |
- 该装置动作后,只有手动复位故障锁定,并且操作开关或者检修控制装置才能重新启动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即使电源发生故障或者恢复供电,此故障锁定应当始终保持有效。
出入口传感器的检查、判断、更换
- 采用待机运行(自动启动或者加速)的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应当在乘客到达梳齿和踏面相交线之前己经启动和加速:(在该使用者到达梳齿与踏面相交线时应以不小于0.2倍的名义速度运行,然后以小于0.5m/s2加速。注:考虑行人平均行走速度为1m/s
- 采用自动启动的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当乘客从预定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时,应当仍按照预先确定的方向启动,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10s
- 当乘客通过后,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应当有足够的时间(至少为预期乘客输送时间再加上10s)才能自动停止运行。
检修盖板和楼承板的检查和调整
-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应只能通过钥匙或专用工具开启;
- 如果检修盖板和楼层板后的空间是可进入的,即使上了锁也应能从里面不用钥匙或工具把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打开;
-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应是无孔的。检修盖板同时符合其安装所在位置的相关要求:
- 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安装楼层板防倾覆装置、螺栓固定等),防止楼层板因人员踩踏或者自重的作用而发生倾覆、翻转;
- 监控检修盖板和楼层板的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a. 移除任何一块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时,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b. 如果机械结构能够保证只能先移除某一块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时,至少在移除该块检修盖板和楼层板后,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空载和有载制动距离实验、距离判断及调整
自动扶梯制动载荷的确定
名义宽度Z1(m) | 每个梯级上的制动载荷(kg) |
---|---|
Z1≤0.60 | 60 |
0.60<Z1≤0.80 | 90 |
0.80<Z1≤1.10 | 120 |
- 受载的梯级数量由提升高度除以最大可见梯级踢板高度求得;
- 试验时允许将总制动载荷分布在所求得的2/3的梯级上。
- 空载和有载向下运行自动扶梯的制停距离应符合下表
名义速度V(m/s) | 制停距离范围(m) |
---|---|
0.50 | 0.20~1.30 |
0.65 | 0.30~1.30 |
0.75 | 0.40~1.50 |
如果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
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停止装置动作时开始测量。
自动人行道制动载荷的确定
名义宽度Z1(m) | 每个梯级上的制动载荷(kg) |
---|---|
Z1≤0.60 | 50 |
0.60<Z1≤0.80 | 75 |
0.80<Z1≤1.10 | 100 |
1.10<Z1≤1.40 | 125 |
1.40<Z1≤1.65 | 150 |
本文来自签署作者独家发布,站点有权对文章执行产权保护,严禁转载!